Coagulation
[轉貼自:臨床藥學http://jerryljw.blogspot.tw/2016/10/coagulation-and-fibrinolytic-pathways.html]
圖中淺灰色區塊是肝素 (heparin) 作用的凝血因子,而橘色區塊是warfarin的作用目標喔~ |
概述:
凝血 (coagulation) 的功能在於避免血液流失並且維持血管的完整性。凝血功能的活化依靠"內在"與"外在"路徑,一旦活化,這些酵素將引發一連串反應,最後形成栓子 (fibrin clot) 將漏的地方塞起來。(抓漏???)。凝血因子(Factor):
1 Fibrinogen(Ⅰ)
2 Fibrin(Ⅰa)
3 Prothrombin(Ⅱ)
4 Thrombin(Ⅱa)
5 Ca2+(Ⅳ)
6 Recombinant Factor VIIa
"內在凝血路徑"
內在凝血路徑源自於第12凝血因子 (又稱Hageman因子),與高分子量動素原 (High molecule weight kallikrein, HMWK)、前動素原 (prekallikrein) 等複雜的效應。接著依序活化第11 (XI)、9 (IX)、10 (X)、2 (II) 凝血因子。另一方面,凝血酶原 (prothrombin)也會在第5凝血因子、鈣與磷脂質存在下,轉化為凝血酶 (thrombin)。接著就是一樣的纖維酶原 (fibrinogen)、纖維蛋白 (fibrin),接著形成栓子。
"外在凝血路徑"
外在凝血路徑或稱組織因子 (tissue factor)依賴型路徑,在血管損傷後,形成第7凝血因子、鈣與組織因子的複合物,接著在第7與10凝血因子之間,形成鈣與脂質複合物,這一坨複合物再把凝血酶原轉化為凝血酶。接著就是一樣的形成栓子的路徑。"止血劑"
Transamin抑制profibrinolysin(Plasminogen)活化成Plasmin,阻止血栓(blood clot)溶解。亦有抗發炎作用,過去曾有系統性綜論 (systematic review) 顯示,外科病人使用TXA止血,可以顯著減少輸血的需求 (減少38%)~
資料來源:BMJ 2012;344:e3054.
那使用於腸胃道出血同樣無往不利嗎?BMJ上的研究者們統整了目前的研究結果,結論是對GI bleeding證據不足
臨床常用給法:
口服 1-2cap TID (Max:2# TID)
針劑 須調整腎功能(Max:3amp q8H by學長說,但臨床很少開到2amp以上)